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中医学对食物的认识

中医学对食物的认识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每一种食物均有其“四气”、“五味”,食用后均可作用于相关脏腑,产生一定保健治疗作用。
    1.四气
    即寒、热、温、凉四种性质。食物的寒热属性是从食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而言,有清热泻火、解毒和平肝安神等作用,或能抑制、损害人体阳气(如脾胃的阳气、心肾的阳气)的食物,其性质是寒凉的,如西瓜、苦瓜、萝卜、梨子、紫菜、蚌蛤等;反之,有温中散寒、助阳补火和益气等作用,或能助热燥火、损耗人体阴液(如胃阴、肝阴、肺阴)的食物是温热的,如姜、葱、韭、蒜、辣椒、羊肉等。食物中过于寒凉或温热的较少。一些食物寒热性质很不明显,可称为平性。
    2.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既是中药学的提纲理论,也是解释、归纳食物效用和食疗方选用的重要依据。汉代“医圣”张仲景曾经说过,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可见,食物的味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健康,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酸味:酸入肝,酸涩之味的食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汗出、泄泻、小便频多、滑精、咳嗽经久不止及各种出血病证。但酸味固涩容易敛邪,如感冒出汗、急性肠炎泄泻、咳嗽初起,均当慎食。常用的属于酸味的食物有醋、番茄、马齿苋、橘子、橄榄、杏、枇杷、山楂、石榴、乌梅、荔枝、葡萄等。
  (2)苦味:苦入心,苦味食物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湿证。苦寒亦败胃,脾胃虚弱者宜慎用。常用的属于苦味的食物有苦瓜、茶叶、苦丁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等。
  (3)甘味:甘入脾,甘味食物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作用,可用作治疗气虚证。但过食甘味亦可令人生中满。食物中属甘的较多,如莲藕、茄子、胡萝卜、笋、土豆、芹菜、菠菜、荠菜、黄花菜、南瓜、芋头、白菜、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小麦等及各种豆类、谷类、鱼类、肉类等都属甘。
  (4)辛味:辛入肺,辛味食物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表证及寒凝疼痛病证。同时辛味食物大多发散,易伤津液,食用时要防止过量。
  (5)咸味:咸入肾,俗语说“走遍江湖田好,尝遍五味盐好”,咸是百味之首。咸味食物有软坚、散结、泻下、补益阴血的作用。常用的咸味食物有盐、紫菜、海带、海蜇、海参等。食疗相对药疗来说,取材、制作方便且美味可口,故被人们广泛应用。从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来看,几乎所有的食物均可祛病疗疾。食疗的形式不拘一格,可制作成汤、饮、粥、饭、面、饼、膏、酒、羹及各种可口的菜肴,即使配用了苦药,经巧妙烹制,也可变得可口味美,尤为小儿所乐于接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中医学对食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