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医学界都把心脏看作人体的“中心器官”,所以有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的说法。主血脉和主神志,是心脏的两个主要的生理功能。心脏是否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人体是否健康,是否会长寿。在当代医学条件之下,心脏病虽然可以得到许多有效的治疗,但是,在人类死亡的因素原因之中,还是占有重要的比率。所以,心脏的保健对人体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人体内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的功能状况,全身生理功能的好坏,全都依赖这个系统的功能。“心主血脉”保健很重要,需要从多方面人手,但是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增强心脏功能,二是减轻心脏负担。
(1)配膳要科学。《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这些,都明确指出了饮食应以淡为主,过咸会给心脏带来不利的影响。心脏饮食保健的基本要求是营养丰富,清淡多样。提倡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因为心肌的发育和血脉运行都需要消耗高级蛋白质,要及时补充;另外,要注意低脂肪,如果脂肪食品食用过多,会出现“脂肪心”,很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在饮食中最好适当食用植物蛋白、瘦肉、牛奶之类,并选用一些能降血脂的食物,如大豆、花生、蘑菇、大蒜、生姜、洋葱、酸牛奶、茶叶、甲鱼、海藻、玉米油、蜂王浆、山楂等,还要少吃含胆同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脑、蟹黄、鱼子、奶油等。除此之外,饮食习惯提倡混合饮食,这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来源会更多,更均衡。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B12、微量元素铬、锰、镁等对于预防动脉硬化、心血管保健很有价值。日常饮食中要适当多选食谷类、豆类、面等,并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饮食清淡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好处,如果钠盐食用过多,会使心脏负担增加,又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所以,日常生活饮食要清淡。总之,科学配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2)切忌暴饮。暴饮暴食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历代养生家都主张渴而后饮,缓进饮料,反对大饮、暴饮。身体如果一次喝大量的水或饮料,血容量会迅速增加,心脏负担也会陡然增加。因此,年纪大的人或者心脏功能不好的,尤其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每次进饮料不要超过500毫升,可以少饮多次的方法。
(3)戒过食刺激物。所有的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药物,都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所以应戒烟少酒,不要饮大量浓茶,辣椒、胡椒等物也要适量;对于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物也不应该随便服用。
(4)适量减肥。现在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体重过重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因此,青春期以后注意减少脂肪赘生,尽量控制体重,避免发胖。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运动锻炼、饮食减肥等,就饮食方面来说,就是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和储存,特别是晚餐不要过量,最好早点就餐,对控制体重有较好的效果。
(5)卧具适当。所谓卧具,一般是指床而言。一般情况下床头要比床尾适当高一些,枕头高低适度,对心脏血液回流有益处。心脏功能较弱的人,休息时可采取半卧式,这样可减轻心脏的负担。
(6)运动锻炼。经常参加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动的人强壮得多。这是因为,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脏有很大的好处。一般认为,太极拳、气功、导引、散步、中慢速度的跑步、骑自行车、爬山、体操、游泳等,都适用于心脏的保健锻炼,具体选择哪种运动项目,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辨证施练,中老年就不适宜参加过于激烈的竞技运动,因为运动过于激烈,心脏负荷量太大,会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结合运动锻炼还可做按摩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