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位于中焦,位于腹腔的左上部,隔膜的下面,胃的背侧左上方,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脏腑器官之一,“其形生如复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裹血”,主“智周”,具有运化水液,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元气的根本。
1.脾与肝
脾生血统血而司运化,肝藏血而主疏泄,脾与肝之间主要是运化与疏泄的关系,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消化吸收障碍和血液功能失调。
(1)消化吸收障碍。肝脾协调互助,维持着人体的基本代谢功能,一旦二者关系失调,会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主要有木旺乘土和土壅木郁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
木旺乘土包括肝脾不调和肝胃不和。肝脏疏泄调畅,脾胃的消化吸收才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横逆犯脾,就会导致肝脾不调,出现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调。临床上表现既有肝失条达的表现,如胸胁胀满、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等,又有脾失健运的症状,如纳呆、腹胀、便溏等。肝失疏泄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上逆,称之为肝胃不和,临床上除肝失疏泄的表现外,又有胃脘胀痛、呃逆嗳气等症状。
土壅木郁包括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湿浸渍,困遏脾阳;湿郁蕴热导致肝胆疏泄不利出现胆汁外溢,出现身黄、目黄、小便黄等黄疸症状。此外,脾气虚弱可致肝失疏泄,甚则动风,称之为脾虚生风。如脾虚久泻的患儿,可发展成“慢脾风”,临床上以四肢抽搐为特征。
(2)血液方面。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都可累及于肝,从而使肝血不足,出现消瘦、食少、视物模糊、眩晕、肢麻、月经涩少或闭经等。
2.脾与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肾阳不足就不能温煦脾阳,从而导致脾阳不振,或脾阳久虚,进一步损及肾阳,引起肾阳虚,二者最终均可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失调和水液代谢紊乱方面。
(l)消化功能失调。《华佗神医秘传》指出:“肾泄者,五更泄也。其原为肾阳虚亏,既不能温养子脾,又不能禁固于下,故遇子后阳生之时,其气不振,阴寒反胜,则腹鸣奔响作胀,泻去一、二行乃安。此病藏于肾,宜治于下而不宜治中。”由于脾肾阳虚,脾失健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不化,而生泄泻。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阴寒极盛,发为五更泄泻。
(2)水液代谢紊乱。脾虚及肾,肾阳亦衰。肾阳不足,温煦脾土功能失调,脾阳益虚。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则水液潴圈,泛滥为患,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3.脾与胃
脾与胃相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表现为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等。
(1)纳运失调。胃主纳,脾主运,二者密切配合,消化功能正常。一旦二者协调功能失调,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或嘈杂易饥,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溏泄。胃主受纳,脾主消化。脾失健运,不易消化;胃的收纳功能退却,就不能食。但脾与胃在病理状态下互相影响,所以脾胃纳运失调的症状,往往同时并见,治疗时需要调脾理胃,两者兼顾。
(2)升降失常。脾主升清,如果脾气不升,甚至中气下陷,就会出现泄泻、脱肛、内脏下垂等。胃主降浊,胃气不降而反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以及大便不通等,因为脾升胃降是相互为用的,所以清气不升,必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必致清气不升,治疗时要以恢复脾胃升降为要。
(3)燥湿不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二者相反,因此要燥湿适度,水谷乃化。如果二者相互影响,可见脾病多寒多湿,药宜温燥。热邪易于伤津,灼伤胃津而化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也会出现燥象。故胃病多热多燥,药宜凉润。
总之,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维持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的功能活动。如果脾胃纳运失调,升降失常,燥湿不济,也会相互影响,导致消化失常,产生各种病变。脾胃功能失调,二者不能相互配合,协调运作,治疗时要二者兼顾,才会达到治疗的目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脾脏与五脏的阴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