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心阴虚,应滋补心阴清心安神

 
     心阴虚是阴虚的一种。心阴虚是由于久病耗伤心阴,或劳神过度,导致心阴不足,无法濡养心脉,病症表现多与心有关,如心悸不安、心烦易躁、失眠多梦、易受惊、健忘等症,也有低热胸闷、盗汗、口感、舌红少津等阴虚内热证。心阴虚的人有时候看什么事物,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心慌意乱,自己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很难克制这种坏情绪。心情不好、久病不愈、温热疾病灼伤心阴、心脏自身病变等都会引发心阴虚。
     1.情绪变化导致心阴虚
     人有七情六欲,古人将怒、喜、恩、忧、恐称为“五志”,“五志”与“五脏”相互对应。比如《黄帝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的观点。
    “五志”中的“喜”与“心”对应,为什么说“喜”会伤心呢?欢喜的情绪可以使气血流通,放松肌肉,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是欢喜过了头,就会伤害心脏的气息了。比如,在《儒林外史》里,范进老年中举,因为欢喜过头,最后突发狂疾,就是一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所以,为了养心,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尽量不要陷入大喜大悲的情绪之中。
     2.久病不愈导致心阴虚
     久病不愈的人会耗伤阴液,而阴液耗伤过多,心就可能出现阴虚的情况。心阴主要对心神、血脉和全身组织起着滋养作用。如果一旦心阴不足,失于滋养,往往会引起心神失调,血脉失养和形体官窍失润的情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心阴虚,应滋补心阴清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