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小肠虚寒,小腹隐隐作痛

 
    小肠虚寒是指小肠因虚寒而其分清别浊的功能减退所表现的症候。《千金要方·小肠腑》中说:“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名曰小肠虚寒也。”引起小肠虚寒的原因有,体内阳虚,贪食生冷食物,阳虚中寒,小肠分清别浊功能衰退等。小肠虚寒的人常出现慢性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小肠虚寒证呢?小肠虚寒会有小腹隐痛、喜温喜按、便溏,甚或完谷不化、尿清频数不爽、畏寒肢冷、面色白、舌质淡胖嫩、脉沉迟无力等症状。
    小肠位于小腹部位,如果小肠虚寒,寒性收引凝滞,会导致经脉拘急,气机不畅,所以常有小腹隐痛的症状。如果小腹温暖了,小肠内的寒气会被温暖散开。另外,如果按摩小腹部,小肠内的气血暂得畅通,所以疼痛感也会得以缓解,因此,生活中小肠虚寒的人总喜欢按摩小腹部。
    一旦小肠虚寒了,小肠的功效就会衰弱,因此会出现大便溏泻,甚至会出现吃什么拉什么的情况。另外,体内有寒气,津液得不到温煦,所以会出现小便清长、小便次数多的情况。中医认为,治疗小肠虚寒宜采取“温通小肠”的原则。以下是几款治疗小肠虚寒的良方:
    1.党参鹌鹑
    党参山药各10克,鹌鹑10只。将鹌鹁宰杀洗净后,净锅置火上放猪油,加姜、葱调味,再放鹌鹁,稍炒,放党参、山药和清水(约100毫升),灼至汤浓肉熟起锅。使用时吃鹌鹑即可。此药膳适用于气虚乏力、食欲不振者食用。
    2.板栗粥
    板栗、糯米各100克,生姜10克,精盐5克。将板栗去壳打成颗粒,与另三物同入砂锅,放1000毫升清水,小火煮至汤稠即可。此药膳适于脾胃虚弱、腹痛腹泻患者服用。
    3.山药鸡胗
    鸡胗250克,鲜山药100克。将鸡胗切成薄片,山药切片,锅置火上,注入菜油,下姜丝,炒香后,下鸡胗、山药同爆,熟后起锅。此药膳适用于脾胃虚寒、小肠虚寒证。
    4.附子理中汤
    熟附子9克、党参、炒白术、干姜各10克、甘草8克。将上药分别切碎,加入适量水煎煮,取汁300毫升,分3次服用,每日l荆。此方适用于小肠虚寒、腹痛隐隐之症。
    5.千姜汤
    干姜9克,当归、黄柏、地榆各12克,黄连、阿胶各6克,石榴皮3枚。将上药分别切碎,除阿胶外用1400毫升煎煮,取汁500毫升,去药渣,加入阿胶,熬至阿胶溶化尽为止,分3次服用。此方具有温通小肠的功效,主治小肠虚寒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小肠虚寒,小腹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