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浮麦、浮小麦
性味:性平、微寒,味甘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益肾、清热止渴
追根溯源:小麦起源于西亚,由西部民族传人中原,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中原引入小麦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取代了黄河流域固有的黍粟地位,成了我国广大居民的主粮。小麦由于播种期不同,北方为冬小麦,南方为春小麦。(冬小麦的品质优于春小麦。)
营养功效
小麦是世界三大农作物(其余两种为玉米、水稻)之一,是中国北方人民的主食,自古就是滋养人体的重要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小麦不但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更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小麦麸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和蛋白质,具有缓和神经、除烦解热、润脏腑、安神及预防和缓解脚气病、末梢神经炎等作用。
同时小麦麸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起到降低粪便中类固醇排出的作用,所以,经常食用小麦可以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和缓解便秘,同时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及直肠癌。
还需注意的是进食全麦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更年期女性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药典摘要
中医学认为,小麦具有养心益肾、清热止渴、调理脾胃的功效。
《本草纲目》载,古人认为“小麦秋种冬长,春生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并说:“陈者煎汤饮,止虚汗。”
《千金食治》:“小麦可养心气,心病者宜食。”
《本草再新》把小麦的功能归纳为4种: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肌体,厚肠胃,强气力。”
《医林纂要》概括了小麦的4大用途: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