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肥胖对儿童的心理损害有哪些?

    肥胖对儿童的心理损害有哪些?
    肥胖对儿童心理造成的损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的损害不像身体上的损害那样容易被发现,但对儿童性格、气质、个性,以及日后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肥胖造成的心理损害,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低、自卑感明显、缺乏自信心、压抑伙伴关系不良、焦虑情绪较多、有孤独感等。由于社会习俗和审美观的影响,肥胖儿童常常为穿不上漂亮合身的衣服而苦恼,因肥胖影响体育而对升学忧心忡忡。有的孩子甚至认为,自己的体形难以被同学接受而对上学失去兴趣。
    一位12岁的胖孩子曾向我们诉说:“在学校,同学们都不爱和我玩。嫌我跑得慢,打球谁也不愿意要我参加。放学路上没人和我一起走。我已习惯了一个人呆着,除了上学,我就在家看书,哪儿也不想去。”有的肥胖儿童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向他请教的同学却寥寥无几。因为胖而被同伴取侮辱性的外号,在肥胖儿童中也十分普遍。胖孩子性格内向者居多,有事情不愿意和家长或同学说,而喜欢藏在心里,他们和陌生人交往时往往胆怯,不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许多社会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经济收入、就业等,因肥胖而受影响,也不同程度地使肥胖儿童产生心理压力。此外,家长的训斥、担忧、焦虑,也是胖孩子产生心理负担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肥胖儿童存在着许多有别于正常体重儿童的行为特征,这些行为对肥胖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肥胖不仅损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对儿童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治疗肥胖时,应将心理治疗纳人其中,矫正与肥胖有关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模式,从根本上治疗肥胖,使肥胖儿童的身心恢复正常。
    肥胖女性的心理如何调节?
    体形的改变常会引起女性心理状态的改变,如因害羞而变得孤独,情绪易于激动,或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换散等植物神经功能素乱现象。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应当及时加以调整。
    调整肥胖女性不良的心理状态,先是让其懂得过度肥胖的危害,增强减肥的意识,自觉地进行减肥治疗。其次,要有心理准备,因为体形的改变引起别人的议论是正常现象,坚信只要改变饮食习惯,肥胖一定会得到控制。再次,应当到医院的内分泌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尽可能查明引起肥胖的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小编不建议节食减肥因为节食减肥对身体不好,推荐使用一些奶昔类的产品减肥,比如蜜桃闪闪奶昔减肥其主要成分为蜜桃粉等综合了十几种果蔬的营养,能够加快肠胃的吸收,促进肠胃蠕动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效果。
    减肥的心理疗法有哪些?
    减肥的心理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纠正肥胖者由异常饮食习惯所造成的过食行为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运用心理知识分析肥胖者过食的行为特征,采取心理措施来纠正导致肥胖的行为,培养有利于减肥的饮食习惯。具体方法有:
  (1)厌恶法:运用外界的因素使肥胖者产生厌恶心理,以抵制强烈的食欲诱惑。
  (2)想像法:有人体验肥胖者在食欲强的时候,只要想一想自已如果因为过食而使体形雁肿,易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就会使得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不思饮食或不过量饮食,达到节制饮食、减轻肥胖的目的。
  (3)转移法:当肥胖者无法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时,运用心理转移法,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或某项活动上去,这往往有可能使你拒食。需要说明的是,转移法的效果取决于转移对象本身所具吸引力的大小。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加以选择,吸引力越大,兴趣转移越快,节食的效果也就越好。应该说明,心理疗法不是治疗肥胖症的惟一方法,对所有寻求减肥之道者,也不能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心理疗法若与节食、锻炼配合进行,则减肥效果会大大提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肥胖对儿童的心理损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