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为什么痰饮内停会引起脾胃病?

    痰饮的形成是由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运化失调,水谷反为湿滞,聚而为饮为痰。痰饮既成,不仅可反过来阻遏脾胃气机,损伤牌胃功能,而且可以变生多种疾病。如痰蕴脾胃,则可见纳食呆滞,恶心呕吐,脘痞不舒,或胃脘作痛,倦怠乏力,身重嗜卧,苔白腻等证;痰阻大小肠,可见腹痛、腹胀、大便失调、或溏泻、或秘结、或便而不爽。
    饮邪停留于胃,可见心下胃脘痞满而疼痛,胃中有振水音,或水泛而心下悸,呕吐痰涎清稀,水入易吐,口渴不欲饮,头目眩晕等证;饮停于肠,则可见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胀满、便秘、苔腻等证。
    痰饮所致脾胃病在病机上有如下特点:
    一是痰饮中阻为患,必然要导致胃肠气机阻滞;
    二是痰饮郁久,在病理演变上多有化热趋势;
    三是痰邪为患,复加情志郁结,常可导致痰气交阻之证;
    四是痰郁日久,可以波及血分,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导致痰瘀互结之证,临床上有食管癌、胃癌、幽门梗阻、肠结核等胃肠疾患,在其病变后期,可出现此症候;
    五是痰饮留伏于胃肠之间,又易致外邪侵入,内外合邪为患;
    六是痰饮留滞于脾胃,常影响脾胃之升降功能,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邪水湿留滞更甚,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情缠绵难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痰饮内停会引起脾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