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为什么会发生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诊断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又名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肠避”、“休息痢”、“久痢”、“久泻”、“便血”等范畴,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肠道疾病。往往伴有肠外多器官损害,最常见累及的部位为眼、皮肤及关节。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之间,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而且易于发作。
    非特异性溃病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目前依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1987年制订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析而确诊。其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方面 具有慢性胶冻、粘液血便、腹痛为慢性反复发作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患者仅有便秘或不出现血便亦应加以重视。既往史及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道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①受累结肠粘膜呈多发性浅表性溃疡,伴有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为弥漫性分布。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扭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性息肉。结肠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3)钡剂灌肠 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结肠息肉。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可见细颗粒样变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会发生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