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痢疾杆菌菌株众多,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数1~2天,而且人体健康状况与反应性各异,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病热轻重不一,轻者可自愈,重者甚至还可发生循环呼吸衰竭而致死亡,为了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地救治措施,故临床一般分为急慢性两期。常划分为:
(1)急性菌痢 根据全身毒血症及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类型。
①非典型:多为全身中毒现象,体温正常或稍高,腹痛不著,腹泻每日3-5次,里急后重较轻,或有恶心呕吐。大便一般呈稀糊或水样,含少量粘液而见不到脓血,病程3-7天左右。
②典型:有全身的中毒现象,起病急,体温可高达39℃。早期有恶心、呕吐,继以阵发性腹痛及腹泻,最初数次尚有类便排出,至肠内容物排空后,排出物即为胶状粘液伴有血,后转为鲜红胶冻样,每天可多至数十次,但因量少,故失水不显著。腹痛与压痛部位,以病灶最显著的部位而定。
里急后重感觉明显。病程持续10~15天。③中毒型:大多发生在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时,即有高热(可达40℃以上),精神异常萎靡,反复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毫无腹痛、腹泻。按临床表现不同还可分为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2)慢性菌痢 病程超过2个月即为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
①慢性迁延型:有急性菌病既往史,长期表现不同,程度的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粘液或附有少许脓血等,因久痢体质可明显下降。
②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常因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而引起急性发作,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而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症状不明
②急性发作型:在慢性过程中,常因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而引起急性发作,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脓血便,而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症状不明
③慢性隐匿型:过去有菌病病史,现已长时期无临床症状,但乙状结肠镜检有异常表现,大便培养痢疾杆菌仍阳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诊断痢疾时要分为急性、慢性两期?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