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为什么脾胃病要进行精神调护?

 
    人们知道,情志失调是中医牌胃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学早在《内经》时代就有“思伤脾”、“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等记载。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脾胃疾病也重视精神方面的致病因素,观察到这类患者常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等,具有与常人不同的情态反应。
    因此,对脾胃病人加强精神方面的调护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慢性牌胃病人常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病情,往往不是一次忧思恼怒而引起,而是长期反复的精神刺激,超过人体的调节能力而致病。医者应耐心询问,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些病人由于长期患病,容易产生急躁不安、失望的情绪,此时应在认真诊治的同时,怀着强烈的同情心,关心体贴病人,介绍一些医学常识,以解除其精神负担。
    中医有“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疗法。
    所谓“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
    “思胜恐”,就是指在某一情志过激时,可用激发另一种情志的方法平息它。如病人过分忧伤时,可以说些高兴的事或笑话,让病人欢喜,以帮助克服忧伤,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脾胃病要进行精神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