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乙醇)进人体内后,先在肝细胞内经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线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酰辅酶A和乙酸,乙酸进一步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有些药物能抑制肝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出现中毒,即为戒酒硫样反应。临床表现为:用药后5~10分钟内即出现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甚至休克。反应持续时间为0.5-1小时,其严重程度与用药量和饮酒量成正比。
儿童、老人、心脏病、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反应更为严重。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味喃妥因、灰黄霉素、妥拉苏林、甲苯磺丁豚、氯磺丙豚、苯乙双孤、阿的平、头孢嘘肪、头孢赈酮和头孢孟多等。
儿童、老人、心脏病、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反应更为严重。可引起戒酒硫样反应的药物有:甲硝唑、味喃妥因、灰黄霉素、妥拉苏林、甲苯磺丁豚、氯磺丙豚、苯乙双孤、阿的平、头孢嘘肪、头孢赈酮和头孢孟多等。
所以应用上述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和应用含乙醇的药品。还应注意,肝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一旦被抑制,常需4~5天才能恢复,故服用上述药物4~5天内饮酒,同样可发生戒酒硫样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的戒酒硫样反应,应立即送医院治疗,维持血压,抗休克,必要时可给氧、输液、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口服抗组胺药。同时注意测定血钾、血镁,及时纠正低血钾、低血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在服用有些药物期间饮酒会出现戒酒硫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