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除了与有些药物有戒酒硫样反应、酶促和酶抑作用外,乙醇还可以在药效学环节影响许多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
乙醇像其他麻醉剂一样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剂量的增加,饮酒者会经历全身麻醉的各个阶段,甚至中毒,并可能死于呼吸抑制。乙醇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还有利尿,促胃酸分泌等药理作用及肝损坏作用。
所以,乙醇可以增强催眠药、安定药、抗癫痛药、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水合氯醛与乙醇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并能生成毒性较强的醇合氯醛。乙醇可增强血管扩张药如肌乙啶的作用,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在服用口服降血糖药期间大量饮酒,可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乙醇可增强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乙醇能增强具有肝损害作用药物的肝毒性,尤其是扑热息痛、四环素、甲氨喋吟、异烟肼、利福平、酮康唑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饮酒能影响药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