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为什么有些药物多次使用后药效变弱了?

    这是机体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现象,称为耐受性。把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肿瘤细胞对化疗药产生的耐受性称为抗药性或耐药性。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的机制包括:
  (1)诱导肝药酶 如保泰松、巴比妥类、甲丙氨酯、格鲁米特、卡马西平等能诱导肝药酶,使后续药物的代谢加快,血药浓度逐渐降低,药效变弱
  (2)内源性配体的改变 一是配体引起反馈性调节,影响神经递质、激素的释放。如左旋多巴,阿片类生物碱作用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减少递质释放;二是配体逐渐耗竭,如间羟胺、利血平、瓜乙啶、麻黄碱等耗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囊泡内的递质,使疗效逐渐减弱。
  (3)受体的变化 与药物作用的受体逐渐被饱和,受体对药物的适应和内源性物质阻断药物的作用等而使药物作用变弱。例如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拮抗胰岛素的效应。
    在临床上若出现耐受现象,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也可以根据病情考虑暂时停药,待机体恢复敏感性后再使用,这种给药方法叫间歇给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有些药物多次使用后药效变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