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民间俗称大脑炎。

本病是由乙脑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通过蚊、蝶等吸血昆虫传播,在前苏联远东、日本、朝鲜、中国、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均有本病流行;多发生于夏秋季;患者一般以儿童较多,约占病人总数的60%~70%,青壮年和老年人也时有发生,但近年来由于儿童及青少年广泛接种了乙脑疫苗,故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增高,且死亡率也高。本病发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抽搐、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重症常发生呼吸衰竭,并可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病人的病死率在10%左右。因此,乙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传染病,必须高度重视其预防工作。尤其是夏秋季旅游,正值乙脑的流行季节,加之外出旅游易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忽视预防,故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把好预防关。可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灭蚊与防蚊 蚊虫为乙脑的传播媒介,灭蚊防蚊为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感染了乙脑病毒的蚊虫在叮咬人或动物时,病毒即侵人被叮咬者机体而引起发病。由于夏秋季气温高、雨量大、积水多,为蚊子的孽生、繁殖、活动及传播本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本病的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但随着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差异,如我国的华南地区的流行高峰多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夏秋季旅游时,要及时清除居住地周围的积水、填平洼地,消灭蚊虫的孽生地;夜间不能因闷热难熬而在野外露宿,尤其是不能睡在溪边、林间、池唐旁;室内应使用蚊帐,并选用蚊香、防蚊油、电热灭蚊片、喷洒药物等灭蚊防蚊。
(2)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田鼠肾组织培养制成的乙脑灭活疫苗,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尽管10岁以上的人群已获得免疫力,但为了提高预防效果,特别是去南方旅游的成人亦应接种乙脑疫苗。乙脑疫苗接种的程序为:婴儿初次接种两针,间隔7~10天,每针0.5毫升,皮下注射;2、4、7、10岁各接种1次,每次1毫升;成人每次2毫升。保护率可达70%~90%,使用安全。预防接种乙脑疫苗的免疫力通常在第2次注射后2~3周发生,一般保持4~6个月,所以接种必须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完成。
(3)勿与乙脑病人同室就寝 在乙脑流行的夏秋季节旅游时,一旦发现旅伴中有人高烧持续不退,并有头痛、嗜睡、呕吐等症状时,就要马上意识到是否患了乙脑,应立即请医生或转送到附近的医院诊治。若确诊为乙脑,应将病人隔离于隔离室内,不能与未采取隔离措施的病人同室就寝,以防被叮咬过病人的蚊虫叮咬而感染发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夏秋季旅游怎样预防乙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