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有胆石症或慢性胆囊炎病史的人,在病情缓解期内可以参加旅游活动,但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儿点: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2)注意休息,勿疲劳过度。
(3)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4)调节情志,心情舒畅。
(5)胆石症病人在崎呕的山路上行走要避免剧烈地颠簸震动。
(6)养成良好的排大便习惯,保持胃肠道正常活如果不注意以上几点,就有可能导致胆石症、胆囊炎急性发作而产生胆绞痛等症状。
胆绞痛的基本病理是胆道阻塞,同时由于过食油腻等饮食因素,促使胆囊收缩加剧,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胆汁排出不畅而致胆汁郁积。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水分重吸收增加,胆汁过度浓缩,其中胆盐成分的化学刺激可使胆囊粘膜发炎损伤而发生剧烈疼痛。在这基础上,极易招致继发细菌感染而使炎症加重,促使胆道更为梗阻,造成恶性循环。由于炎症的长期不愈,转变为胆囊的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又可促使胆囊结石的生成,胆囊结石又可使胆道阻塞不利,促使胆绞痛的发作。
胆绞痛大都在饱餐或进高脂肪餐后数小时内突然发作,有的在饱餐后的晚上或半夜里发作,某些胆石症病人的发作有时与腹部受到震动(如在崎呕的道路上驱车、骑马、跳跃等)有关。慢性胆囊炎者突发胆绞痛,可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疼痛,疼痛可向右肩胛骨下角处放射,身体不能挺直及向右侧弯腰,多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胆石症者突发胆绞痛,其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剧烈程度;病人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或左肩部。痛时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及呕吐。
当胆绞痛急性发作时,可先由旅伴点有关穴位以止痛。如在第七胸椎(相当于两肩胛下角连线的高度)到第九胸椎右侧背部寻找压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并用点、按法强刺激2~3分钟,然后在两侧胆囊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直下1寸)用点、按法强刺激2~3分钟,即可使疼痛缓解。亦可在肩胛骨的上部中点寻找敏感的压痛点进行点、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反射使胆囊交感中枢兴奋,从而抑制胆囊收缩,减少胆汁的分泌,同时点、按两侧胆囊穴,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郁积的胆汁可顺利地排出,从而使疼痛缓解。此外,亦可在右上腹热敷止痛。经过上述简单治疗止痛之后,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当胆绞痛急性发作时,可先由旅伴点有关穴位以止痛。如在第七胸椎(相当于两肩胛下角连线的高度)到第九胸椎右侧背部寻找压痛点(大多在第九胸椎旁)并用点、按法强刺激2~3分钟,然后在两侧胆囊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直下1寸)用点、按法强刺激2~3分钟,即可使疼痛缓解。亦可在肩胛骨的上部中点寻找敏感的压痛点进行点、按。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反射使胆囊交感中枢兴奋,从而抑制胆囊收缩,减少胆汁的分泌,同时点、按两侧胆囊穴,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郁积的胆汁可顺利地排出,从而使疼痛缓解。此外,亦可在右上腹热敷止痛。经过上述简单治疗止痛之后,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旅游时发生急性胆绞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