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分类和病因有哪些?

    正常人体内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比积维持在一定正常范围。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使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导致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球比积低于正常,就称为贫血。
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分类和病因有哪些?
    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分类和病因有哪些?
    贫血本身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绝大多数贫血则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因此,对贫血病人应积极寻找和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疗效。
     根据病因和发病原理,贫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常见的原因有:
    ①缺乏造血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慢性失血,月经过多,又没有及时补充含铁较多的营养食品,或由于消化系统疾病使铁的吸收不好,导致铁的缺乏,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造成缺铁性贫血;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或烹调不当造成某些维生素如叶酸和维生素B2摄人不足,使红细胞成熟过程发生障碍而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②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这类贫血不是因缺少营养性造血物质,而是骨髓造血受到化学、物理或毒素(如慢性感染、尿毒症等)的严重损害,引起血细胞生成障碍,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上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或骨髓受到癌细胞转移等外来侵害,正常造血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发生骨髓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某些疾病如先天性红细胞存在缺陷,或后天性某些因素如误输不同血型的血或药物、化学毒物的作用,使红细胞过多地破坏,当破坏的红细胞量大于骨髓代偿能力时,即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3)失血 急慢性较大量的失血如创伤出血、略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出血及严重的分娩后出血等,以及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这种贫血称为失血性贫血。
    根据红细胞的形态变化也可分为三类:
  (1)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大于95分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多数在正常范围内,有时轻度降低,多见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分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小于32%。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
  (3)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多在正常范围,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及继发于慢性病的贫血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什么是贫血?贫血的分类和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