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手术前为什么要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在医院里,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前,都要检查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有什么临床意义呢,得从止血、凝血说起。
手术前为什么要测定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
    手术前为什么要测定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
    出血时间(BT)是指用针刺破皮肤后,从出血开始到出血自行停止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是用来测定毛细血管止血功能(收缩)和血小板功能。正常人出血时间为1~4分钟。
    凝血时间(CT)是指血液离体后到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常用的方法有试管法和玻璃片法、毛细管法三种,以试管法准确性高。正常人试管法4~12分钟;毛细管法2~4分钟;玻璃片法2~8分钟。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参与机体的止血过程,(机理见34条),如果血小板减少,就会出血时间延长,所以手术前为了避免手术过程中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不止现象,都必须检查血小板计数,如果血小板过低,则暂不宜手术。但是,有些疾病,血小板计数正常,而其功能异常,如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也可表现为止血功能不足,而出现各种出血,但检查出血时间明显延长,手术也要慎重。
    凝血也是机体止血的一个重要过程。当血管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原来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没有活性的凝血因子与胶原纤维或异物接触而被激活,这种被激活了的接触因子便进一步相继激活其他无活性的凝血因子,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在钙离子和血小板的参与下,最后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也可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在钙离子和凝血因子的催化下,使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呈细丝状,相互交织成网,把所有的血细胞都网罗在内,于是原来处于流体状态的血液便逐渐形成胶陈状的血凝块,出血停止。
    临床上,某些疾病由于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血友病(缺乏VI、IX、VI因子),肝病时,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及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等,均可影响凝血过程,使凝血时间延长,也会造成手术时出血不止。因此,手术前必须测定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手术前为什么要测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