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血钠有什么临床意义?正常成人24小时需钠4~5克,多来自饮食。

普通饮食每天含氯化钠10~12克。正常情况下,钠盐自肠道吸收进人血液,然后自尿中排出。钠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组成细胞外液的缓冲体系,维持酸碱平衡,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等。
正常人血清钠为136~145毫摩尔/升(136145毫克当量/升)。如果测得血钠>150毫摩尔/升,即为高钠血症。常见于:
(1)肾脏排钠减少而引起的猪留性高钠血症,主要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进、垂体前叶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等。
(2)过多地输人含盐的溶液。
(3)摄入水不足或水丢失过多引起的浓缩性高钠血症,如禁食或昏迷患者未及时补充水分、吞咽困难、渗透性利尿、尿崩症及婴儿腹泻、呕吐等。如果测得血清钠<135毫摩尔/升,称为低钠血症。
常见于:
常见于:
(1)大量钠的丢失又未及时补充,如腹泻、呕吐、胃肠减压、肠炎或胆囊炎、大量放腹水及出汗等
(2)肾脏排钠增多,如慢性肾功衰竭肾小管对醛固酮的反应不敏感,以致机体在低钠时排钠仍多,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排钠亦多,大量输人无钠性液体,以致血液稀释性低钠血症。
(3)大量应用利尿剂,如有机汞、氯嚷嗓类、速尿、利尿酸等;
(4)长期限制钠摄人如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测定血钠有什么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