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达氏反应,是用以诊断伤寒与副伤寒的一种实验方法。伤寒与副伤寒分别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含有菌体(“O")抗原和伤寒杆菌以及副伤寒甲、乙、丙杆菌的鞭毛“H"抗原共5种。它们作为抗原成分进人体内各自能诱生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什么是肥达氏反应(Widal)?对伤寒病人的诊断有什么临床意义?
临床上用已知的“O”抗原和“H"抗原,测定伤寒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可以发生凝集反应,根据抗体含量的多少及增长情况,来诊断伤寒与副伤寒,称为血清凝集试验或肥达氏反应。
临床上用已知的“O”抗原和“H"抗原,测定伤寒病人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可以发生凝集反应,根据抗体含量的多少及增长情况,来诊断伤寒与副伤寒,称为血清凝集试验或肥达氏反应。
正常人血清中可有凝集抗体存在,但其凝集效价较低,一般定为伤寒“O"凝集价<1:80;伤寒“H"凝集价<1:160;副伤寒甲、乙、丙“H"凝集价<1:80。
临床意义:
(1)如果测得“O"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凝集效价在1:160或以上,且需反复检查,每周1次,如每次抗体凝集效价都有递升,则其诊断意义更大。
(2)若独有“H"抗体凝集效价升高,临床意义不大,因为接受伤寒菌苗预防注射后,“H"抗体有显著增加,并可持续存在达数年之久,而“O”抗体则稍有增加,约6个月后即自血中消失;又曾患伤寒类感染或曾接受预防注射,则可因各种非特异性感染而致“H"抗体增加(记忆性反应),有时增加较显著,而“O"抗体则不受影响。
(3)伤塞杆菌与副伤寒甲、乙杆菌有部分共同的“O”抗原,故可使人体内产生相同的“O"抗体,所以当“O"抗体凝集效价升高时,只能诊断为伤寒类疾病感染,而无鉴别伤寒或某种副伤寒的意义。
(4)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的四种“H"抗原各不相同,所产生相应的“H"抗体也各异。若以往未曾受过预防接种,也未患过伤寒类疾病,当某种“H"
抗体凝集效价增高超过正常值时,其相应“O"抗体凝集效价又同时增高,即可诊断为伤寒类疾病中的某一种感染,而具有鉴别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肥达氏反应对伤寒病人的诊断有什么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