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欲,但这七情六欲太过则可致病。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某种情绪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
“怒伤肝,喜伤心,哀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些都说明如果情志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脏腑的功能。《黄帝内经》也指出:“喜怒不节伤脏。”但是实际上,各脏腑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并非一情只伤一固定脏腑,既可能一情同时伤几脏,也有可能几情伤一脏。比如,思虑过度就可能影响脾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样,悲忧太过也可能影响到脾,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又比如,大喜会伤心,由于“心为脏之官”,心一旦受伤,人体的多个脏腑整个功能都会受到损害。
气的运动的根本形式称为气机,人体的脏腑经络气津液的各个功能活动和相互的联系,都是气机的升降出入在调节。如果情志致病,首先会扰乱气机,并且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郁滞而运行不畅;除此之外,消、缓、乱,也都是气机运行的障碍。所以,七情太过,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体的许多疾病,正是因为七情刺激引起气机失常而导致的。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暴怒对人体的伤害。暴怒可以使血随气逆,出现呕血的情况。《黄帝内经》指出:“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这里说的“精时自下”,指的是因为恐惧太过,五脏所藏的阴精失去了统摄,耗散不止。《医学入门》也指出:“暴喜动心不能主血”,心主血,过喜会使气血涣散,导致血行不畅甚至血瘀症状的发生。除此之外,过分思虑,不但会耗伤心血,还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影响食欲,从而造成气血生化不足,使精血亏损。
阴阳动态平衡,保持协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中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也就是说,情志过激可能损阴伤阳,甚至出现阴阳破散,从而出现阴阳失调,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正常的七情是不会使人致病的。只有当非常突然、强烈或者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负载的范围和程度后,人体气机出现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机体疾病的发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情绪无法自律危害大,阴阳平衡健康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