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理念中,虚心恬淡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不虚心的人,容易心浮气躁,自然无法成就大事。不虚心的人容易与他人发生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只有虚心才能恬淡,继而才能做到遇事从容不迫。这是太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修养和素质。
中医理论指出,心态、心情决定体内阴阳平衡,狂躁的心情会产生阴阳失衡,恬淡的心情就会维护阴阳使其平衡。而虚心恬淡,则需要通过“养气”来实现。纵观中国历史,那些隐居在深山老林中的高人,往往具有超越常人的气色和无法企及的修养。这些高人都注重平时对“气”的修养。
养气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健康。
保养正气,首先是顺四时、慎起居,如果人体能顺应四时变化,则可使阳气得到保护,不致耗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四时养生、起居保健诸法,均以保养元气为主。
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方法措施。先天、后天充足,则正气得养,这是保养正气的又一方面。
此外,调情志可以避免正气耗伤,省言语可使气不过散,都是保养正气的措施。
至于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类经·摄生类》指出:“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呼吸吐纳,可调理气息,畅通气机,宗气宣发,营卫周流,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故古有吐纳、胎息、气功诸法,重调息以养气。在调息的基础上,还有导引、按蹒、健身术,以及针灸诸法。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活动筋骨、激发经气、畅通经络,以促进气血周流,达到增强真气运行的作用,以旺盛新陈代谢活力。足以看出,在诸多养生方法中,都将养气作为一条基本原则之一,而具体予以实施,足见养气的重要性。
古代医书指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也是说做人要圆融,对待周围的人,多多通融、理解,不生别扭,不故意为难,不认死理。我们不阻碍他人,他人也就不会阻碍我们,让我们不通则痛。常常帮助他人达成心愿,比如上班,如果有能力有机会就要帮助同事做好工作,帮助上司分忧分责任;比如在路上少扔垃圾,帮助清洁工减少工作量,维护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在十字路口遵守交通规则,让车辆和行人都多一些方便。这些都是非常细微的实际养气方法。如果我们能这样尽量成全他人,不有意无意阻碍他人,气就会畅流无阻,命运就会通达,阴阳就会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虚心恬淡才能从容,阴阳才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