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脏病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五种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是指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故又称隐匿型心脏病。由于患者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对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不敏感,所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更不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一旦过度劳累、激动、酗酒、过饱食、气温突变等诱发因素持续存在,可能突然转变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还有些患者貌似健康,却突然死亡。
因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40岁以上伴有肥胖、吸烟、酗酒的男性,若劳累或精神紧张、激动愤怒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及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的人,体力活动时或饱餐后有胸闷、心悸、气短的人,不明原因的压痛、肩痛、臂痛的人,用低枕头睡眠时,感到胸闷憋气等症状的人,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作动态或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等检查,尽早发现和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发生意外。
心绞痛是冠心病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或胸骨后部榨性样疼痛并有紧缩感、窒息濒死感或焦虑恐惧感,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情绪激动、饱餐、便秘或寒冷刺激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消失。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较严重、一般管腔狭窄程度大于75%时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此外,临床观察,过多劳累、过量吸烟和酗酒、过度兴奋、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应急状态情况下,均可诱发冠状动脉血管痉挛,造成血管部分或全部闭塞,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心绞痛。
必须提醒的是,并非所有心绞痛的人都有典型的症状。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心绞痛症状非常不典型,如有些人心绞痛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疼、咽痛或上腹胀痛;有的单独表现为单腿或双腿及脚趾痛;有些病人,无任何诱因,常常是在夜间睡眠、午休或白天平卧时,突然发作心绞痛;某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仅表现为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不发生胸痛;还有的冠心病患者,无胸痛,只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由于不典型心绞痛容易被忽略和误诊,延误治疗和抢救的时间,所以应引起冠心病高危人群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对于心绞痛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较差的冠心病患者,应考虑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及时到医院诊治,否则容易造成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 是指由于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其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块破溃,血管持续痉挛,工作过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饱、大手术、心律失常、寒冷刺激等因素诱发,就会造成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一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
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前,约2/3的病人有前驱症状。常表现为初发心绞痛,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心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头晕、心悸或伴有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原有心绞痛病史,突然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服用硝酸甘油效果不佳。这些临床表现均应视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信号,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这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挽救生命,减少医疗费用,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约有1/3的病人,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在急性心肌梗死前,没有明确的胸痛症状,表现为无症状型心肌梗死,所以非常容易被误诊,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死亡率很高。
临床观察发现,9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首次发病年龄在30~40岁之间,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正处于雄心勃勃,事业蒸蒸日上而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负担过重的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之中。酗酒、过度疲劳、精神持续紧张、大量吸烟、情绪激动、连续熬夜、高血压、剧烈运动等因素均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成为造成中青年男性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不断有新闻媒体报道,许多工作在管理、科技、教学、新闻传播、影视界领域里的社会精英如青年科学家胡克、青岛啤酒董事长彭作仪、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网易青年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北京同仁堂集团少帅董事长张生瑜、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北京电视台记者郑立、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等等,都是因急性心肌梗死而英年早逝。这么多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例,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关注健康、珍惜生命的警钟,警示人们,特别是忽视自身健康的男性朋友,应从中吸取教训,自觉增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把健康和生命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常见冠心病类型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