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检查对心脏病诊断有帮助吗?
人们的印象中,抽血检查主要是帮助诊断血液病,其实抽血检查对心脏病的诊断也是很有帮助的。如在急性心肌梗死时,抽血检查血中坏死心肌的标志物是诊断的决定性指标,通常还需要多次抽取。诊断高脂血症时,抽血检查血脂高低是做出诊断的唯一指标。某些电解质素乱导致心脏改变也是需要抽血检查的。而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需要多次抽血做血液培养查找细菌来帮助诊断,因此抽血检查对心脏病的诊断很有帮助,并且有时是需要多次抽血检查的。
心电图检查正常就没有心脏病吗?
心电图检查是心脏专科的常规检查,并且也作为手术前筛查的一个手段,被非心脏科医生所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心电图检查方便、快捷、经济、可重复等优点所决定的,而且单纯的心电图检查也确实能查出一些问题。但是心电图检查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心电图检查只能反应检查时刻的心电活动,而许多心脏病的发病是间歇性和阵发性的,因而很易漏诊,二是心电图检查不能反映心脏的形态和结构的改变,比如说心脏瓣膜的改变和冠状动脉血管的形态改变。所以心电图检查正常就不是心脏病的说法不完全正确,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来确定。
为什么做了心电图以后还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前一问题已经提到,心脏病的发作常呈间歇性和阵发性发作的特点,发作的间歇期,患者可以表现出正常的心电图,因此后来就出现了一种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技术,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技术。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在这24小时之内仍不发作,那怎么办?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延长记录时间至48小时或72小时,另一种方法是想办法诱发出疑似情况。
新近已开发出一种可通过血管置人体内的心电图记录技术,可记录更长时间的心电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抽血检查对心脏病诊断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