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治疗是融宣传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治疗、降糖药物等多种疗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是在这种综合治疗措施指导下来控制病情,纠正糖尿病代谢素乱、消除症状,保障正常生长发育,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宣传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只有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糖尿病得以合理治疗。
为什么糖尿病的药物疗法应建立在基础疗法之上
药物治疗是建立在宣传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治疗基础之上的重要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是没有作用的,就好比盖房子,必须首先把地基打好,不然的话,即使砖瓦用黄金做成也不能盖起房屋。所以,我们对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重视二者相匹配,切不可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基础治疗,那样的话,只会造成病情更加恶化。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血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两部分。口服降血糖药物又包括目前我国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和新开发口服降血糖药。常用口服降血糖药分二类:磺豚类和双孤类降糖药。
(1)磺豚类 常用的有甲磺丁脉(D860)、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克糖利、糖适平等。其作用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或分泌胰岛素;增加B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和分解,阻止肝葡萄糖的释放;减少B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适用于有一定B细胞功能,经体育锻炼和阶段治疗尚未满意控制血糖,目前无感染、酮症酸中毒及其它应激情况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用于部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未能良好控制病情,亦可并用小剂量的磺服类药物,以提高胰岛素对外周组织的效应。
(2)双肌类 常用的有降糖灵、降糖片。该类药物不同于磺尿类,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它能使周围组织的胰岛素受体增多;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或延缓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内葡萄糖异生。适用于体型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可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加大胰岛素剂量又出现低血糖的“不稳定型”,可采用胰岛素与双肌类联和应用,以协助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稳定病情。其次对横脉类继发失效者加服双肌类常常有效。
(2)双肌类 常用的有降糖灵、降糖片。该类药物不同于磺尿类,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它能使周围组织的胰岛素受体增多;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加速无氧糖酵解;抑制或延缓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内葡萄糖异生。适用于体型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可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加大胰岛素剂量又出现低血糖的“不稳定型”,可采用胰岛素与双肌类联和应用,以协助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稳定病情。其次对横脉类继发失效者加服双肌类常常有效。
新开发的口服降糖药有抑制餐后血糖水平升高的新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胰岛素增敏剂--唾唑烷二酮类如环格列酮;胰岛素括抗激素释放抑制剂如1-a三硝酚组氨酶和R-高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糖原异生抑制剂如二莫舍克、踪丙酸等;葡萄糖耐量因子制剂如天安糖泰Ⅱ;口服胰岛素及其非注射途径给药的胰岛素新剂型等。除其中的少数外这些药物目前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尚待解决,所以临床上还没有得到普及推广。胰岛素治疗在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等方面是治疗糖尿病的核心疗法。
其制剂类型大致分为:按材料来源可分为动物(牛、猪)胰岛素和人工胰岛素制剂;按作用速度分为速(短)效、中效和慢(长)效三类。其适应证为:必须使用胰岛素的所有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不论有无酮症酸中毒时均须持续不断地使用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如因应激、感染、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塞等情况下发生酮症酸中毒亦宜暂时使用胰岛素治疗,直至应激反应消除,病情好转后方可酌情停用;糖尿病伴高渗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的病人均需使用胰岛素;妊娠妇女有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经饮食疗法控制不好,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妇女婚后希望生育,但多次流产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以利于正常受孕与胎儿生长发育;糖尿病病人体重明显减轻,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宜采用胰岛素治疗;继发性糖尿病如胰原性糖尿病等均须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病人伴有严重微血管病变或有严重的神经病变、肝硬化、坏疽等病情时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另外对胰岛素基因突变病人所分泌异常胰岛素的糖尿病者,对外源性正常胰岛素有效,亦须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有必要使用胰岛素的有经合理的饮食、运动治疗,尤其是加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仍未获得良好控制的I型糖尿病,或伴有肝肾功能损害者以及再次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无效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糖尿病的药物疗法应建立在基础疗法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