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膀胱功能紊乱是一种较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由于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而累及植物神经所致。这种病的发病率较高,约占糖尿病病人的43%~87%,即使糖尿病控制之后,其发病率仍高达25%。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发生膀胱功能紊乱?
糖尿病膀胱功能紊乱的基本病理是膀胱壁内神经细胞密度变稀,神经纤维轴突退行性变,使得膀胱的传人纤维和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变慢,冲动被分散及阻滞,导致膀胱功能失调。
糖尿病膀胱功能紊乱的基本病理是膀胱壁内神经细胞密度变稀,神经纤维轴突退行性变,使得膀胱的传人纤维和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变慢,冲动被分散及阻滞,导致膀胱功能失调。
另外,多尿也是加重局部神经病变的一个因素,糖尿病病人尿量增多等导致排尿运动增加而产生逼尿肌肥厚,同时长期尿涨留又使神经末梢受压,亦可引起神经纤维损害。病人的膀胱常处于扩张、弛缓状态,膀胱中的尿液不能正常排出,最后可发展为完全尿猪留。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由于膀胱收缩无力所引起的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间隔增长,清晨尿量增大,逼尿肌受累,尿流变弱,排尿时间延长,排尿时需要反复用力,有时呈间断性排尿或排不干净、滴沥等现象。晚期则出现尿猪留及溢出性尿失禁,由于尿液的猪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这也是发生肾孟肾炎的一个原因,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膀功能紊乱的发生,万一发生后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预防本病的最基本的重要措施。同时要求病人主动配合加强收缩膀胱肌的训练,养成定期排尿,不论有无尿意,每日3~4小时有意识定时排尿一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压迫下腹部,协助将尿液排尽。每次排尿过程可出现2次或3次排尿现象,不要误认为一次排尿即可排尽尿液。
另外也可采用针灸疗法,刺激诱发排尿的穴位,如中极、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等;按摩膀胱穴每日300次,注意用力要均匀,由轻而重,切忌用力过猛,以防损伤膀胱;如果B超提示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可服用胆碱能制剂如氨甲酰甲基胆碱,每日3~4次,以促进逼尿肌收缩,还可以用维生素B1、肌醇等神经调节药。如果通过上述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后膀胱还长时间过度膨胀,可到医院去让医生给予清洁导尿;如果已发展成肌无力型膀胱,就需要长时间的装置封闭式引流器并训练膀胱使其恢复平滑肌收缩功能,直到膀胱内压力达60毫米水柱以上时停止训练,方可自行排尿;而神经性无力型膀胱需到医院采用永久性膀胱造痿比较安全可靠。
不论何种引流或导尿,病人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外阴洁净,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加用抗生素以预防尿路感染。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由于膀胱收缩无力所引起的排尿次数减少,排尿间隔增长,清晨尿量增大,逼尿肌受累,尿流变弱,排尿时间延长,排尿时需要反复用力,有时呈间断性排尿或排不干净、滴沥等现象。晚期则出现尿猪留及溢出性尿失禁,由于尿液的猪留易引起泌尿系感染,这也是发生肾孟肾炎的一个原因,故应积极预防糖尿病膀功能紊乱的发生,万一发生后应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严格控制糖尿病是预防本病的最基本的重要措施。同时要求病人主动配合加强收缩膀胱肌的训练,养成定期排尿,不论有无尿意,每日3~4小时有意识定时排尿一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压迫下腹部,协助将尿液排尽。每次排尿过程可出现2次或3次排尿现象,不要误认为一次排尿即可排尽尿液。
另外也可采用针灸疗法,刺激诱发排尿的穴位,如中极、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等;按摩膀胱穴每日300次,注意用力要均匀,由轻而重,切忌用力过猛,以防损伤膀胱;如果B超提示残余尿量超过100毫升,可服用胆碱能制剂如氨甲酰甲基胆碱,每日3~4次,以促进逼尿肌收缩,还可以用维生素B1、肌醇等神经调节药。如果通过上述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后膀胱还长时间过度膨胀,可到医院去让医生给予清洁导尿;如果已发展成肌无力型膀胱,就需要长时间的装置封闭式引流器并训练膀胱使其恢复平滑肌收缩功能,直到膀胱内压力达60毫米水柱以上时停止训练,方可自行排尿;而神经性无力型膀胱需到医院采用永久性膀胱造痿比较安全可靠。
不论何种引流或导尿,病人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外阴洁净,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加用抗生素以预防尿路感染。
若经上述治疗仍然无效时,那就需要连续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有膀胱颈切开术、膀胱造痿、膀胱颈部Y-V成形术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发生膀胱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