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重视饮食文化,以饮食补养身体来保持健康,或用饮食补养法让患者尽快康复,这在医学中是具有共同性的。传统医学一向主张“药疗不如食养”,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传统饮食补养学及其方法的科学内涵,堪称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营养平衡
第一节基本原则
(一)热量平衡
产生热量的营养素有3种,即蛋白质、脂肪与糖类。脂肪产生的热量为其他两种的2倍多,富含脂肪的食物称为高热量食物,以畜禽肉类为代表。如果摄取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而造成体内脂肪堆积,人会变得肥胖,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如果摄取的热量不足以维持人体的需要,会造成营养不良,同样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等。
健康人要保持体重适中,蛋白质、脂肪与糖类3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比例为1:l:4.5。每日早餐、午餐、晚餐的热量分配分别为总热量的30%、40%、30%,即人们常说的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二)味道平衡
1.酸酸味由食物中的有机酸产生,可提高胃酸浓度,增进食欲。酸味人肝,增强肝功能,并促进钙、铁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吸收。酸味食物也富含维生素C,在益智防病方面有显著功效。
2.甜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分,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可补气生血,解除肌肉紧张,增强肝脏功能。
3.苦苦味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碱,且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B。:÷
4.辣辣昧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
5.成成味可向人体供应钠、氯两种电解质,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及正常代谢.在呕吐、腹泻等失水情况下,要吃咸食以补充丢失的钠。
但是,酸食吃得过多,容易伤脾,也会加重胃溃疡的病情;甜食吃得过多伤’肾,升高血糖及三酰甘油,诱发动脉硬化;苦食吃得过多伤肺,或引起消化不良;多食辣味伤肝,或刺激肠胃,招致直肠、肛门疾病;多吃咸食伤心,体内钠、氯增加,改变细胞渗透压,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高血压。各种味道的食物均应不偏不废,保持平衡,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三)颜色平衡
各种颜色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各色食物搭配,取长补短,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1.白 以大米、面粉等为代表,富含淀粉、维生素及纤维素,但缺乏赖氨酸等必需的氨基酸。
2.黄 以黄豆、花生等为代表,可提供优质蛋白、脂肪及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脂肪较少,适宜中老年人和已患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症的患者食用。
3.红 以鱼、畜禽肉为代表,其优质蛋白、维生素A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但维生素相对不足,脂肪较高,特别是畜肉,多食易致心脏病与癌症。
4.绿以蔬菜、水果为代表,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减少心脏病与癌症的发生。
5.黑以黑米、紫菜、黑豆、黑芝麻等为代表,富含铁、硒、氨基酸,但蛋白质含量较少。
(四)荤素平衡
荤素食物,前者含有后者较少甚至缺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等,常吃素者易患贫血等。素食,含纤维素多,抑制锌、铁、铜等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含脂肪过少。
荤食也不可过量,高脂与心脏病、乳腺癌、中风等的因果关系早有定论。荤素平衡,以脂肪在每日三餐热量中占25%~30%为宜。
(五)酸碱平衡
凡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阳离子的碱根者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茶叶等,特别是海带等海产品,为碱性食品之冠。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阴离子的酸根者为酸性食物,如肉、大米、面粉等。酸性食物含蛋白质多,碱性食物含维生素与矿物质多。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偏酸,引起轻微酸中毒,易招致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腹泻、水肿、偏头痛、牙龈发炎等疾患。碱性食物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高血压、便秘、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乃至白血病等病。
(六)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根据体质特点,利用食物的温性、平性与寒性可以调节人体阴阳,达到防病保健目的。
1.温性食物 谷豆类的小麦、花生、大豆等,瓜菜类的生姜、大葱、大蒜、胡萝卜、香菜等,水果类的龙眼、荔枝、大枣、莲子、核桃、葡萄、乌梅、木瓜、李子、栗子、橘、桃等,肉类的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牛肉等,水产类的黄鳝、虾、草鱼等。
2.寒性食物 谷豆类的养麦、大麦、绿豆等,瓜菜类的苋菜、菠菜、油菜、白菜、黄瓜、西瓜、竹笋、芋头、茄子等,水果类的梨、菱、柑、香蕉、甘蔗等,肉类的兔肉、鸭肉等,水产类的鳗鱼、螃蟹、牡蛎、田螺等。其他食物则多为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