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有哪些?自1853年法国科学家发现水杨酸后,NSAIDs类药物得到迅猛的发展,先后发明了布洛芬、保泰松、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尼美舒利等一系列药物。这些药物因其疗效确切的消炎镇痛作用,很快被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献中,即有使用水杨酸盐治疗痛风的报道。NSAIDs治疗痛风的疗效作用是肯定的,使用吲哚美辛2~4小时即可减缓疼痛,其他NSAIDs疗效与吲哚美辛相当。NSAIDs的主要问题在于常伴有胃肠不适,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1991年研究发现NSAIDs有两个作用靶点,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酶2(COX一1和COX一2)。其中消炎镇痛作用是由COX一2介导,而不良反应多由COX―1介导。20世纪90年代,首先发现了COX一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后来又先后研发了依托考昔、罗美昔布等药物。近期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荟萃分析证实了COX一2抑制剂治疗痛风的疗效不亚于NSAIDs,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NSAIDs。2012年ACR推荐正式依托考昔为代表的COX一2抑制剂治疗痛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