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健康网315健康网315健康网

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认识的变化

 
    高尿酸血症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主要诱因。但是仅有10%~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绝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不会发生痛风的。自20世纪60一70年代,关于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否应该接受治疗的问题,一直处在争论之中,至今仍无定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可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曾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分,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密切,且是慢性肾脏疾病、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控制尿酸水平能否降低这些慢性病的发病率并改善其预后,至今没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鉴于上述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危害当代人健康的主要疾患,且目前已有的治疗措施效果有限(如心血管疾病的残存风险等),明确控制血尿酸水平能否带来进一步获益,是临床医学亟待回答的一个问题。
    总结,痛风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几乎在有文字记载以来即出现并贯穿于人类的历史之中。痛风的发病与富裕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十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急剧增加。痛风石早就被认出是痛风的特征性标志,然而直到近代化学、显微镜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后,尤其是偏振光显微镜的出现以及现代医学实验方法的建立,尿酸盐结晶才被证实为痛风发病的根本病因。痛风的治疗起初以制动、冰敷为主,秋水仙碱是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发作最早的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发现,使得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更加容易和安全。ACTH制剂、局部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有不同程度的临床应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发现了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并确定了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复发的观念。别嘌醇的成功研发是控制痛风的历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别嘌醇的广泛应用使得控制尿酸预防痛风复发的理念进一步巩固。因别嘌醇、苯溴马隆的副作用和缺陷,新的药物研发成果不断,出现了降低血尿酸的新一代黄嘌呤抑制剂、重组尿酸酶以及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COX一2抑制剂、IL一1拮抗剂。新的药物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难治性痛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大部分高尿酸血症不引起痛风,但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并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长期控制尿酸能否降低上述风险,是目前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认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