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寿命究竟应该有多长?根据科学家们的不同研究,尽管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应超过100岁。例如,科学家从胚胎细胞分裂次数来分析,认为人类细胞分裂次数是50次,平均每次分裂周期是2.4年,因此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年。虽然目前世界上百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在增多,但人均寿命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即使是号称拥有全球最长人均寿命的Et本也只有82.3岁,这说明绝大多数人不能尽享天年。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是提前得病、提前残疾、提前死亡。尽管如此,为什么人的寿命还在不断提高?例如我国解放初期的1949年人均寿命只有35岁,1957年是57岁,1981年是68岁,到2007年已达到73岁,而同期广东人的人均寿命更达到了75.3岁,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关,同时与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有关。由于新医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带病生存年限延长,但这是以社会、家庭所承受的巨大负担以及个人所承受的痛苦为代价的。多少老人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或只能坐在轮椅上,过着生活不能自理的痛苦日子。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老人并不希望自己长寿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愿意过让自己受罪、儿女受累的余生。由此可以看出,寿命仅仅指的是人的身体寿命,人们无法从中了解与健康状况有关的“寿命质量”。这正是近年来提出“健康寿命”新概念的原因。
健康寿命就是个人在健康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是要从平均寿命中扣除由于疾病或伤残而使健康受到损害的时间。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之间的差距越大,非健康状况下的寿命越长,个人、家庭、社会的负担越重,损失越大。据悉,世界卫生组织今后将主要统计世界各国的健康寿命。如何理解寿命与健康寿命的不同?这里举个例子:有甲、乙两个人,他们同一天出生,都经历了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到了晚年,甲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无疾而终,乙则在65岁开始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而最终死于病榻,很巧的是他们两人死在了同一天,刚过80岁生日不久。问题是:甲乙两人的寿命是否一样?谁的生命质量更高?答案很清楚,既然他们两人是同一天生,又同一天死,所以寿命是相同,都是80岁。甲的生命质量更高,因为两者相比较,甲的健康寿命更长。目前我国的健康寿命只有62-3岁,也就是说,老年人平均有10年以上的非健康寿命。因此,单纯的寿命延长,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良好的生活质量同等重要,健康寿命才是真正的长寿。试想,如果我们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够依旧保持健康,那该是多么美好,会给国家减轻多少负担,给家庭带来多少欢乐,给个人带来多少幸福时光。我们也许不能决定自己寿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寿命的宽度——健康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健商”,做到不仅能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还能使自己避免遭受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