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欲不仅受到大脑的控制,而且也与激素有着密切关系。性欲的生理基础,就是机体对性刺激作出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激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性激素对性欲的作用
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它总是产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而对另外一些部位发生作用对性欲起作用的主要是甾类激素,由性腺分泌,男性的性腺是睾丸,男性雄激素的95%来自睾丸,其余的5%由肾上腺分泌。
雄激素对性行为的作用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来证明:如果去掉雄性大白鼠的睾丸、它们的交配能力就下降并很快消失,如果给这些白鼠再注射外源性睾丸酮,交配能力又会恢复.越是低级的动物,性行为越是受性激素的影响,而越是高级的动物,则性激素起的作用便越减少。雄犬阉割之后仍有相当的性活动,更高级的灵长类动物雄猿猴,在切除了睾丸之后性活动并无多大减少,这些实验必须在已发育成熟的动物身上进行,如果在未发育成熟的动物身上施行阉割,包括人在内,就会使这些动物完全丧失性活动的能力。
有许多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会损伤睾丸分泌睾丸酮的功能,其结果是性腺功能低下,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青春期之前,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成熟会变得迟缓,而且这种个体可能丧失性欲,永远没有主动的性方面的兴趣,而如果是男性到达成年以后才发生雄激素不足的情形,其结果可能出现多种变异,从完全丧失性欲、性欲减退到性欲正常等情况都可能出现。
上述两个实验证明两点:其一,雄性激素对男性性欲的产生和性功能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其二,雄性激素并非是维持成年男性性欲和性功能的唯一因素。有关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讲到性腺分泌性激素要受到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腺垂体调节性腺的活动是通过两种激素来完成的,即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对女性的作用是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对男性则促进精子的生成,LH对女性的作用是促进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转变为黄体,进而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对男性可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下丘脑属中枢神经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许多重大的生命活动,下丘脑与垂体分泌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重体,引起FSH与LH释放,实际上,人进入青春期后女性来月经,能排卵以及男性能射精的原因并不在于卵巢、睾丸的成熟,也不在于腺垂体的成熟,而在于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的成熟。所以下丘脑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人体内的"启动器"、促使青春发育的开始。
性激素由垂体激素控制,垂体激素又由下丘脑激素控制,但激素的调节不仅仅如此,在人体的调节机制中,还有一个“负反馈”的机制,通过负反馈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一定水平的性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激素的分泌,就是负反馈。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FSH和LH又作用于性腺,促使它分泌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从而抑制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和释放,这样就防止了性激素的过度分泌.另外,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本身都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反馈作用,以精确地调节性生殖活动。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FSH和LH);FSH和LH又作用于性腺,促使它分泌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和释放,从而抑制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和释放,这样就防止了性激素的过度分泌.另外,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本身都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反馈作用,以精确地调节性生殖活动。
由此可见,下丘脑、腺垂体、性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控制的复杂关系,它们一起参与控制和调节性、生殖活动,所以称为“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
男性睾丸酮水平在24小时内会发生节律性的变化,早晨最高,晚上最低。性欲是否也会随激素的变化而波动呢?尽管男子常常在早晨出现勃起,但性活动最高的时期却是晚上(金西,1948),这个事实也说明,人类性欲不仅与激素有关,也要受其他因素,如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如果人体全身的性机能衰退的话,性欲也会相应减退,一项对人体脊髓损伤治疗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Homann 1966)。脊髓是大脑与人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通道,脊髓损伤就会使这个通道被切断,对脊髓损伤前后病人的性唤起和性反应进行比较,发现在损伤后均减弱。而高位损伤的病人,性欲几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