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可导致经前期综合征?
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经前期综合征确实存在。目前关于经前期综合征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几乎所有理论均涉及激素的改变,如卵巢激素(雌激素和黄体酮),体液和电解质(催乳,素、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神经递质(单胺类、乙酰胆碱),其他激素(多巴酚、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褪黑激素和胰岛素),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可能不是单一的。
如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
首先,患者需认识到自己的症状确实存在,并且可以治疗。然后,患者自己可以记录几个周期的症状,看这些症状是否发生在经前期。在这样做的期间,需强调健康饮食,锻炼和睡眠的重要性。依据患者症状,医生可给患者开一些特效药,如安体舒通和前列腺素抑制剂。黄体酮限用于那些对以上治疗无反应的少数患者。如果患者需要避孕,则使用避孕药也会有帮助。
患严重抑郁症,需要使用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镇静剂的女性,可进行适当的精神咨询。用安慰剂控制的研究表明,在整个月经周期中,给予5-轻色胺重吸收抑制剂氣西汀20mg/d,患者经前期综合征症状明显改善。绝大部分被经前期综合征困扰的女性的症状,通过上述治疗均可得到改善。
什么是经前期综合征?
许多妇女都可能有月经期前出现各种不适的体验。这些不适症状多种多样,程度亦轻重不一,严重者甚至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经前紧张征就是指这种反复发生于月经期前的一组症状,一旦月经来潮或行经后症状立即消失。也就是说,这些症状的出现与消失是有规律和周期性的,而周期又是与月经同步的。1931年首次发表了对该病的描述,1953年Speroff将其定义名为“对发生在一个周期中的症状的恐惧”。
经前期紧张征的表现五花八门,症状可多达上百种。这些症状可基本上分为两大类,躯体的和情绪的。躯体症状包括体重增加、乳房胀痛、皮肤改变(如热疹、座疮)、腹泻或便秘、头痛、喜食甜食、盆腔疼痛等。情绪症状包括易怒、失眠、抑郁、记忆力下降、焦虑、疲乏及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严重者甚至厌倦生活,有自杀倾向。这些症状不仅给妇女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及精神上的苦恼,有时还会因此造成婚姻或家庭中的矛盾以及社会交往中的麻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哪些原因可导致经前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