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目前比较公认的诊断依据为:①超声监测显示无排卵。②腹腔镜检查证实无排卵。③组织学显示有黄素化的卵泡。
(1)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监测卵泡发育自优势卵泡出现到基础体温上升后3-5天,显示卵泡持续存在。超声监测需与宫颈评分和基础体温相结合。当基础体温上升,宫颈评分下降且见黏液变稠时,具有诊断价值,但其与囊状黄体难以区别。
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发现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有两种情况:一种为优势卵泡达成熟卵泡大小(18~25毫米)时出现黄素化,一种为优势卵泡大小在15毫米左右时出现黄素化(后者称为小卵泡黄素化)。未破裂的卵泡黄素化又有两种转归,一种为继续增大数毫米,但无论增大与否,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数天消失;另一种黄素化的卵泡持续存在,无论黄素化的卵泡增大与否,在月经来潮后依然存在,可持续存在或数个月经周期后消失。
(2)腹腔镜检查:在基础体温结合宫颈评分提示“排卵”后做腹腔镜检查,若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则更能准确选择腹腔镜检查的日期。主要观察有无排卵孔和血体的征象,若未见上述征象可确立“无排卵”的诊断。一般在提示“排卵”后的2-4天做腹腔镜检查。
(3)腹腔液中孕激素测定:卵泡未破裂黄素化时,后陷凹内液体中黄体酮的量明显低于排卵以后后陷凹内液体中黄体酮的量。国内外均有类似的研究报道,认为系由黄素化但未破裂的卵泡中渗出,但并非因排卵后直接由排卵口流出,故LUFS时黄体酮的值低于排卵者。测定后陷凹中黄体酮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操作较复杂,且后陷凹中腹腔液有限,故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315健康网 » 如何诊断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